當爸爸媽媽決定離開感到傷心和遺憾的夫妻關係時,需要重新安排未來如何安頓住所,還要協議孩子的監護照顧等安排,這常讓家長勞心勞力。而孩子可能也會在過程中無意間聽見、感受到爸媽之間的衝突,或是面對是爸爸或媽媽離開家,孩子可能會以為是因為自己的關係,爸爸媽媽才會分開?自己會變成沒人愛的孩子?這些疑問和感受可能會不時在孩子心中湧現。若爸爸媽媽能好好的與孩子談論離婚,對孩子適應新的生活及減少不安、焦慮將會很有幫助。
【好好說離婚】三步驟:
1.身心準備:多數爸爸媽媽在做離婚決定時,時常有憤怒、失落、自責、被背叛等等的負面情緒,當面對孩子詢問離婚的原因和細節,這些不舒服的感受可能會讓人喘不過氣。爸爸媽媽若發現自己還沒有辦法用平穩的心情談論離婚,可以先和孩子說「爸爸/媽媽現在還沒有準備好討論這件事情,可以請你等待一下,我們會好好和你說明這件事情」,並要記得給孩子一個期限,避免讓孩子沒有盡頭的等待,造成孩子的不安和緊張。
2.選擇適當的時機及場合:建議爸爸媽媽可以一同和孩子說明,並選擇較為輕鬆的環境和能夠專注談話的時機,避免在孩子專注自己的事情時,像是看喜歡的電視節目或是準備考試。年幼的孩子可以利用媒材來輔助,像是讀繪本和玩偶角色扮演;年紀較大的孩子,需要利用孩子可理解的語言來說明,像是「因為爸爸媽媽在一起不開心,所以我們決定要分開」,也避免在孩子面前攻擊對方。
3.專注於同理與回應孩子的問題:對於未來生活的安排,明確的告知孩子將住在哪裡,學校是否會變動,什麼時間可以見到不同住的爸爸/媽媽,都會有助減少孩子的不安全感受。在孩子出現憤怒、難過、緊張等情緒時,耐心的陪伴和傾聽,並給予孩子發言的機會,都能孩子感受被愛和被撫慰。
好好說離婚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孩子面對往後未知的生活時,更需要爸爸媽媽持續給予愛的保證,讓孩子知道就算爸媽離婚,不會因此失去爸爸或媽媽,就算往後孩子變成有兩個家,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是不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