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事回應] 打造多喝水的友善環境
兒盟倡議
2011-06-02
莊憶欣/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助理研究員
近日來,食品違法添加塑化劑的風暴越滾越大,從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延燒到兒童鈣片等營養補給品,連具有GMP認證的食品也被驗出含有塑化劑。長期吃下這些大量含有塑化劑的食物,可能會出現性早熟、雌性化、致癌等健康危害,對於正在發育中兒童的影響遠甚於成人。許\多家長非常擔憂喝進這麼多有毒的飲料,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是否已造成負面影響,現在又還有哪些飲料是安全的。其實,最天然也最安全的,就是多喝白開水。
兒童福利聯盟於2010年調查小四到小六學童發現,近三成九孩子每天至少喝1瓶飲料,有的孩子甚至一天喝超過3瓶飲料。對照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各國兒童喝飲料習慣的結果,台灣孩子每天喝飲料的比例高居世界第四,比美國、法國還要來得高。孩子最常喝的是運動飲料和茶類飲料,但是高達七成以上的孩子,每天喝的水卻低於標準值。為什麼孩子都愛喝飲料,喝的水卻這麼少?
我們每天播放的電視廣告無形中誘惑著孩子吃下更多垃圾飲料,檢視卡通節目時段的食物廣告,以飲料類廣告佔最大宗,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廣告影響而去買各式各樣的飲料,但是大部分的飲料卻是含有高熱量、高糖分、人工添加物的不健康飲品。而在學校教育中,也很少老師會教育孩子這些飲料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孩子不清楚喝下這些飲料會提高肥胖、蛀牙的和慢性疾病的機率。有的家長還會用飲料當做對孩子的獎勵,卻很少提醒孩子喝水,孩子當然無法建立良好的飲水習慣。此外,學校飲水機不乾淨、有奇怪的味道,也讓人卻步。出門在外口渴時,飲料自動販賣機不少,卻很難找到公共飲水機。在這樣的情況下,也難怪孩子只喝飲料而不喝水了。
其實,並不只是飲料含塑化劑才要禁止孩子喝,高糖、高熱量和食品添加物都對健康有害無益,守護孩子的健康,應從小就培養孩子健康的飲水習慣。因此,兒盟呼籲「多喝水」有「三要」:
◎「要」教育孩子喝水:家長和學校老師應鼓勵孩子多喝水,讓孩子知道喝水的好處,並且要達到標準的喝水量。
◎「要」有巧思,讓喝水變有趣:有些孩子覺得白開水喝起來沒有味道,家長可以發揮巧思,例如在白開水中加入檸檬片、蘋果片或一點蜂蜜,讓水多一些口味變化,以漸進的方式吸引不愛喝水的孩子,藉此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
◎「要」建立友善的飲水環境:除了對校內飲水機進行維修、保養和清潔,定期更換濾心,政府也應增建公共飲水機的數量,把關飲用水的品質,讓孩子大人隨時都有乾淨的水可以喝。
希望透過這個事件,讓大家重新省思多喝水才是最健康又安全的,家長和學校一同鼓勵孩子多喝水,政府也要打造友善的飲水環境,讓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長。
【本文精簡版刊載於2011/6/2 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打造多喝水的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