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ldren.org.tw/uploads/IMG_7029.jpg)
2015 台灣家庭3C沉迷現象檢視
年終節慶即將到來,不少孩子許的願望都是平板手機等3C產品當耶誕禮物,不少家長也開始在思考該不該幫孩子準備個數位禮物才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然而,一機在手真就能改變世界嗎?過度的沈迷和依賴是否會影響孩子的健康與生活,甚至是改變了家庭生活?
你一定不陌生!在餐廳等公共場合看到一家大小安靜地毫無互動地各自滑著自己手機似乎已經是當前常見的親子互動畫面?為了解台灣兒少家庭使用3C產品的現象,以及親子沉迷程度與互動現況,兒盟於今年初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調查國內各縣市(不含澎湖、金門、連江等離島縣市)之國小五、六年級。調查發現如下:
現況1︰家家都有小小低頭族
近半數兒童無聊就想玩3C,三成兒童曾玩到半夜
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們生活已經與3C產品密不可分︰近半數的孩子(48.2%)無聊時曾經主動要求父母提供3C產品給他們玩,平常更是隨身會帶著3C產品(36.6%)。再者,心情會受到3C產品左右的比例也不少,44.9%的孩子表示會因為玩不到而覺得心情差,近兩成(18.2%)沒帶3C產品出門會焦慮不安。上述這些已經達到沉迷的指標。值得注意的是,近三成的孩子都曾經有玩到半夜的經驗,長久下來,作息,課業、情緒和健康都可能受到影響,不可不重視。
放學後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其實不多,當孩子花越多時間在3C產品上,寫功課的狀況當然就會受到影響。較沉迷的孩子有34.8%寫功課不是拖拖拉拉、很晚才開始寫,不然就是不寫功課,相較於正常的孩子(23.6%)多出11.2%。
現況2︰小低頭族背後總是有大低頭族
近三成家長在家幾乎都在滑手機、看電腦;三成五家長曾玩到半夜,玩得比小孩還兇
不僅孩子是小小低頭族,家長沉迷的也不少。調查發現三成五(34.9%)家長曾經玩3C產品玩到半夜,跟小孩比較起來(29.5%),相差1.2倍;若是從孩子的角度觀察,高達三成的孩子(28.6%)表示自己的爸媽在家多數時間都在滑手機。可見多數家長自己本身也是無時無刻都在使用3C產品的低頭族,也難怪當孩子被限制使用時間時,會忿忿不平表示爸媽玩得比自己還兇。
現況3︰家長越沉迷,孩子沉迷問題越嚴重
進一步探究家長與孩子使用3C產品是否會互相影響,調查發現,倘若家長本身就是離不開3C的低頭族,家中小孩也會是沉迷的高危險群。數據顯示,當孩子有沉迷現象時,55.2%的家長也有沉迷的狀況,相較於沉迷程度較輕的孩子,家長僅有32%有此問題。陳麗如執行長進一步強調,父母若發現孩子開始有3C沉迷的狀況,或許也該檢視自身使用3C的頻率是否過長,「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身教。
危機1︰親子互動亮紅燈
近三成孩子認為父母使用3C產品對他們造成困擾
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家大小皆沉迷在虛擬3C世界裡,已連帶影響真實世界的親子互動。近三成孩子認為父母使用3C產品對他們生活造成困擾,當中困擾最大的是「活動時一直拍照干擾我」(11.5%)、其次為「喜歡在吃飯前拍食物照」(10.2%)、「喜歡藉此掌握我的交友狀況」(9.3%)、登入我的帳號密碼8.4%,以及任意分享孩子隱私照片等侵犯個人隱私的作法。
五大父母使用3C討厭行為
排序 |
干擾方式 |
比例 |
---|---|---|
1 |
活動時一直拍照干擾我 |
11.5% |
2 |
喜歡在吃飯前拍食物照 |
10.2% |
3 |
喜歡藉此掌握我的交友狀況 |
9.3% |
4 |
登入我的帳號密碼 |
8.4% |
5 |
未經同意就分享我的照片和隱私 |
6.4% |
再者,也有四成一的孩子覺得想跟父母聊天時,爸媽只顧著看手機而忽略他,甚至有兩成一(20.9%)的孩子曾因為家長介入他使用3C產品的時間,而與父母產生衝突,可見3C產品已經干擾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互動。
危機2︰親子休閒活動3C化
兩成家長把3C當保母
近六成孩子會認為與其出去玩,寧願在家玩3C
另外,調查也發現孩子的休閒生活也受到3C影響,減少外出踏青的機會與意願。近六成孩子(59%)認為放假時,爸媽會因為太累太忙讓他在家玩3C產品打發時間,兩成(20.3%)經常會這麼做。而近六成孩子(57.9%)也曾經認為與其出去玩,寧願在家裡玩3C,一成三常常這麼認為。也難怪現代小孩有宅童化的現象,近視、體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特別多。
調查亦發現,當孩子與家長都沉迷在3C世界裡,顯然已經影響他們出遊的頻率了,進一步比較親子沉迷程度時發現,較為沉迷的親子假日幾乎有一成(9.9%)都不出門,出門一兩次的僅有16.1%,這種幾乎不出門的現象較正常的親子(17.1%)足足多出一成(8.9%)。
兒盟呼籲
兒福聯盟陳麗如執行長呼籲:處於數位時代裡,3C產品其實與生活已密不可分,家長們除了要多注意孩子是否過度沉迷,可能也要留意自己使用的頻率,做好身教,才能趨利避害,讓3C產品發揮「讓生活更便利」的目的。因此,兒盟提出了「健康3C用3C」親子運動:
◎ Control 要規範:
根據美國小兒科學會的歐齊飛醫師(Dr. Gwenn Schurgin O'Keefe)的觀察,他認為iPhone等3C產品的特色其實類似電視,而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父母,滿兩歲以後再看電視;因此建議兩歲以前最好不要讓幼兒大量使用智慧型手機或是電腦。此外,對於年齡在6歲以下的孩子,建議1天頂多使用1個小時,1次最多只能用20〜30分鐘。
◎ Communication要互動:
根據調查,有近一成的孩子都表達,父母在活動進行中照相以及在吃飯前拍照,相當干擾孩子,另外,父母干涉交友與侵犯孩子隱私,對孩子來說也相當困擾。再者,為數不少(四成)的孩子也表示,父母會因為使用3C產品而忽略他們。建議親子互動應該以親子雙方都感到舒服的方式,也必須是真正可以達到良性互動的方式,別讓3C產品成為與孩子互動或操縱孩子的媒介,讓本來應該是立意良善的互動留下後遺症。
◎ Company要陪伴:
3C產品能帶來許多便利性,如何從中學到新知、得到益處,而非被3C產品所控制。調查發現,為數不少的父母假日會讓孩子在家玩3C產品打發時間,除了規範孩子的使用時間,父母在假日也應該帶孩子去戶外郊遊、踏青,遠離3C產品,找機會運動並且讓眼睛休息,多些親子陪伴與交流。